2018年11月12日 星期一

書摘-這樣做人太累了-阿德勒教你面對不完美的人際關係

這樣做人太累了-阿德勒教你面對不完美的人際關係 書摘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33065 本書比較適合對阿德勒己有基本概念的朋友閱讀~ 我覺得重點在於第一章-實現適當距離感的七個思想改革,以下摘要也是針對第一章,因為當內心思維改變了,行為自然就會改變了,在這之前,學什麼技巧都是多餘。 後面還有以下三個段落,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去借或買來看。 * 第二章 能建構起互相尊重、互相信賴的基礎,維持適當距離感的人際關係技巧 * 第三章 不「強迫接受」,也不「過度關照」的表達技巧 * 第四章 不「迴避」,也不「服從」的表達技巧 ===========分隔線,以下是書摘============ 無心的技巧最為空洞,即使學會了再多的溝通技巧,如果那僅僅只是技藝,反而會形成一種反效果。如果抱持這種想隨心所欲支配他人的不良居心,而去使用這些技巧,也很快就會被對方看穿。 為了要實現更好的溝通,必須要從兩方面下手,一個是改變思考,一個是改變行為。正如「心靈改變之後,行為也會跟著改變」這句名言所示,我們可以藉由改變思考的方式來改變自己的行為。

良好溝通的7個思考方式:

1.課題分離是良好溝通的前提。 要找到「這是誰的課題?」的答案其實相當簡單,只需要問「最後要承擔後果,負起責任的人是誰?」即可。 2.有效的溝通,必須要捨棄縱向關係,改以「橫向關係」來作為溝通的前提。 所謂的橫向關係,就是對於任何事物不特別區分為上下、優劣、勝負、對錯,而只是思考「有益」或「無益」,「具建設性」或「不具建設性」的問題,站在「對等的立場」上,展現出「互相認同」的態度,在「互相尊重」、「互相信賴」的前提下,以「解決問題」為主要目的。 3.不要把人與行為混為一談,錯的不是「人」,而是不具建設性的「行為」。 4.隨時隨地做自我行為的確認。 不要依循結論正當化自我行為、不要為了結論去收集資訊、不要因為行為偏差而選擇對自己有利的資訊。 5.不要利用情感 / 情緒操控他人。 如果遇到瞬間情感想要暴發的時候,可以跟對方打個招呼,暫時先離開現場讓彼此獲得冷靜。 6.不要害怕失敗,也別再指責他人的失敗 重新定義失敗,有勇氣直視自己的失敗,擁有承認不完美的勇氣。 原諒自己,就能原諒他人。 7.共同體感覺 人的幸福可分為三類:他人為自己做的幸福、自己能動手做的幸福,以及能為他人效勞的幸福。 前面二點都只停留在利己的階段,第三種等級-利他之心,也正是阿德勒心理學中所說的共同體感覺,完全與前兩點不同,在真正感受到第三種幸福時,人才能真正得到心靈上的平靜。 利他之心是達到良好溝通的最重要關鍵,如果做不到,就算學會再多虛有其表的技巧,也不可能讓溝通獲得任何改善。 想要提高自己的共同體感覺,就需要「對他人有所奉獻」,也就是說,共同體感覺正是從「為他人奉獻」中所產生的。

能建構起互相尊重、互相信賴的基礎,維持適當距離感的人際關係技巧

1.三成說話、七成聽話,聽完再說

聽話時要專心、說話要說重點。

2.克制自己的意見或提問,徹底專注在「聽話」上。

溝通並非只是一個高效獲得資訊的行為,同時也是一個建立互相尊重、互相信賴基礎的行為。 在聆聽他人說話時,請先暫時拋棄想要高效獲得資訊的想法,捨棄聽者自己所期待的節奏與順序,以尊重說話者的節奏與順序為優先,並且配合對方的步調來克制自己的提問。 重覆對方的說話內容或心情,並加以確認,可以讓傾聽更加深入,互相尊重、互相信賴的關係也會更加穩固。

3.提問的原則

*提問時不要只顧自己的興趣,而要在意對方的興趣。將問題圍繞在對方呼之欲出,想要好好炫耀一番的話 *提問時儘量提開放性問題(ex:然後呢?) *比起提出糟糕的問題,還不如點頭回應或是重複對方的話。 *不要害怕沉默。

4.同理心-用對方的眼睛看,用對方的耳朵聽,用對方的心去感受。

並不是要將對方的經驗代入自己的經驗當中,而是要努力同理對方。 重複對方的語言,確認對方的情緒。 表達理解--如果我和你的立場相同的話,我應該也會有同樣的感受吧。

5.不時且快速的認同對方的行為

不是高高在上的評價 以對等的平行視線,用同理心感受對方的感受,給予具同理心的言語。

6.把球朝對方的手套丟去(球=溝通的議題)

請對方戴上手套 要朝對方容易接球的高度丟球

第三章 不「強迫接受」,也不「過度關照」的表達技巧

1、用「緩衝詞彙」保持距離 2、說出口的話「要弱」、「要少」 3、答案不能明講,要用暗示 4、I Message是萬能技巧 5、不是指出現狀的錯誤,而是指點「未來的願景」 6、把「憤怒」轉化為「一次性情緒」再表達

第四章 不「迴避」,也不「服從」的表達技巧

1、Thank you. But, No, thank you. 2、優雅地說「不」 3、用DESC法說「不」 4、有求於人時,不用You Message,改用I & We Message 5、別過於情緒化地表達自己的情感 6、故意打太極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