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8日 星期三

上課筆記-極限飛輪第二堂

本週二上極限飛輪第二堂,進入整堂正式課的體驗課,老師帶我們從E-Cycle的基礎訓練課程開始,從2首熱身,6首主要訓練課程(運用利用上週教的四種基本動作:坐姿平地、坐姿爬山、站姿平地/跑步、站姿爬山),1首緩和來調整呼吸,最後再加伸展(大腿前側、臀大肌、腿後腱肌群、小腿一定要做到),用40分鐘全程run過一次。

以下是老師大致的指導語:(轉速搭配音樂節拍,阻力視訓練目的調整)

  • 坐姿平地:轉速維持在90-100轉(搭配音樂節拍),阻力在20左右,不是上下踩,而是用大腿向上帶,如果用踩的轉速一定上不去,如果太快就要把阻力調高/坐姿平地加速:再加阻力,雙手變成窄握位置(P1),轉速90-100轉左右。
  • 坐姿爬山:轉速60-65(搭配音樂節拍),阻力的調整很重要,男生大概加到40,女生大概加到30左右,上下半身交叉協調的節奏就會跑出來了,速度要一致,如果忽快忽慢就要調高整阻力;
  • 站姿平地(跑步):阻力要調整到可以支撐身體重量,不用太重,轉速維持在60-70(視音樂而定),站起來像在做慢跑的動作,身體往上,不要向前傾,手不要用力抓把手,只要輕放,後方臀部會輕輕碰到座墊前方/第二次站姿要求加阻力(以維持轉速,踩踏跟上音樂節拍為原則)。
  • 站姿爬山:用站姿跑步的阻力,手從P2移到P3位置(坐姿,先單手移到P3,身體再跟另一隻手一起向前轉換成站姿;或者雙手P2位置站起來,再換成P3,老師特別提醒不要兩隻手一起到P3身體再站起來,不然腰椎會不穩定),男生阻力在45左右,女生在35左右,轉速60,試踩後再調整阻力,像是如果隨便踩就到70,就代表阻力可以再加重。相對於站姿跑步時身體是面向前方的,站姿爬山的身體比較向下,重心放在核心,後方臀部一樣會輕輕碰到座墊前方,過程中身體會產生輕輕的律動,不會變成上下的律動。

老師問我們,哪一種動作最累?大家都以為是站姿爬山,結果答案居然是站姿跑步?!因為站姿跑步的音樂節奏比較快,踩踏要維持一定的轉速。而仔細想想,如果站姿爬山的阻力跟站姿跑步一樣,那確實是站姿跑步會比較累,因為站姿爬山比較會借到身體律動的力量,不過如果是站姿爬山再隨著訓練要求多加幾次阻力,那應該還是站姿爬山會比較累吧?

老師有時會先叫我們的踩踏跟上音樂的重拍,再問我們現在轉速大概在哪裡。我覺得超有趣的,他只要聽音樂節拍就知道轉速,希望我這學期的課上完也能知道這樣的奧秘所在。還有,老師經常會說,現在你們應該已經感覺到呼吸和心跳在加快了,或者現在你們應該有一點冒汗...,覺得自己的感覺被精準抓住是很神奇的事,這跟運動生理學有關,不過我沒有學過,對相關機制的理解也希望學期末能夠解鎖。

在學校上飛輪,好處是車子前方有配備銀幕可以看數值,特別是阻力和轉速,這樣更容易Follow老師的要求,也更能掌握每段訓練的重點。像這次老師用具體數字要求阻力和轉速,我才知道原來站姿爬山跟站姿平地的阻力和轉速是差不多的,只是姿勢/身體重心的差異,果然以前我的阻力都加太重了。不過今天我的阻力還是都加得比老師要求的重,畢竟都踩過幾十堂課了😅

今天雖然只是基礎課,但我看很多同學光熱身階段都快要崩潰了,訓練進行間不時哀號,還有同學踩到臉色發白,又讓我想起自己剛開始騎的時候,蠻有趣的,他們可能覺得自己修這堂課很惡夢,如果是大學時代的我,應該也會覺得很惡夢吧?希望整堂課上完,他們能感受到一點劫後餘生的喜悅,也希望整學期上完後,他們能感受到自我突破的美好。

這堂課的課綱是以健身工廠的E-Cycle系列為主,共有四項主題課程訓練模式(基礎訓練課程/M.R耐力循環訓練課程/FF肌力循環訓練課程/C.F間歇循環訓練課程),最後同學都要學會相關課程的編排及教學,好期待呢!

老師說下週會再教一些進階動作,不知道會是哪些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