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6日 星期三

在健身工廠No.1的愛課

那天爬山時跟哥哥聊天,聊到他最不想的就是當老師,因為當老師要一直教重覆的東西,他舉例有一次上課中去洗手間,回教室前聽到某一科的老師在講曾經在他們班講過的經驗,他心想...天啊!那這個經驗要講幾次...

我說,教學的內容只是一個前進的憑藉,如果能有覺察的話,教學的歷程就會在這一次又一次漸臻完美!這其實是一種藝術的展演!

而這,正是我在健身工廠No.1的愛課-杰克森老師的樂活瑜珈給我的感受。

跟杰克森上樂活瑜珈已經二個月左右,覺得他的用心真的另人驚嚇,除了編課的老師挑的音樂"超級好聽"之外,搭配杰克森對每個動作超級清楚易遵循的講解,還有超級有磁性又好聽的嗓音、很優美又能有效拉伸的動作,適度的幽默、提醒和鼓勵,甚至還有對空調的貼心調控(好像是暖身後才開、大休息時再關掉),最後的大休息還用很能放鬆的聲音和語調帶冥想讓我們全身放鬆,整個過程簡直就是身心靈的饗宴...

雖然是一大早8點準時開始的課,但是整間瑜珈教室大概還是滿班狀態(30人左右),最好還是提早到比較不會難找位置。

覺得上這堂課給我蠻多啟發的,相信這堂課第一次絕對不會如此完美,但是透過每一次上課的覺察,就能一次比一次注意到更多的細節,像是我幾乎每一次上課都會留意到一些不同的、小小的細節上的進步,著實感到很讚嘆。

今天課後去跟老師回饋,告訴他這是我最喜歡的一堂課,他應該也很開心哦!還跟他要了使用的歌單,可以找來在家播放。

圖文不符之圖是每天練的臀部訓練機,可以練臀和大腿肌力,我想可能是因為這個讓我飛輪課沒有軟腳,課後也沒有鐵腿~~


2022年10月25日 星期二

健身工廠飛輪課第二堂

第一堂飛輪課是青瞑毋驚槍子,第二堂就真的是勇氣了...

今天上ECYCLE的M.R耐力循環訓練課程,一樣是大忠老師,

我也比第一堂課更進入狀況,沒有一直回頭看時鐘😅

眼睛閉著,用耳朵聽老師指示,然後感受身體的重心和力量,儘量跟上音樂節奏...

下課後給老師回饋,讚美老師帶得很好,跟老師分享學習心得--大多數新手卡住的地方,就在於站起來衝刺時,如老師提醒的:重心在兩腿間的那條線移動!

老師鼓勵我騎到壽山動物園、中山大學...(我去過的啊,只是先前都是老公小孩騎腳踏車我騎機車😅)我說,等我再多訓練幾個月吧...

老師說健身工廠飛輪課的程度應該都差不多,沒有特別簡單或難的,以後我應該一週可以排1-2堂~~~

對了,有朋友私訊我如何加入健身工廠,你可以申請免費試用7天,或者找會員推薦試用14天(像是我),或者找剛加入1個月以內的會員推薦試用30天(如果他還有名額沒用完的話),可以跨縣市推薦~這試用一生只能申請1次,可以上團體課和用裡面的器材,要有空再申請哦~(然後,健身工廠不像另一間很愛推銷,所以可以在裡面安心運動)

勁量槓鈴

 今天懷著敬畏的心去上Jacky老師的勁量槓鈴,想不到看起來很重的槓片,居然是外加的,而且可以任選,最輕1kg~~

這根本是重訓的前置課程,老師教深蹲、弓箭步蹲、硬舉、胸推....,覺得太讚了~~~
老師人很好,知道我是第一次上,做對時會跟我比讚,做錯時會下來指導我調整~~
今天只有加到1邊3-4公斤,下次可以更重一點..


2022年10月24日 星期一

健身工廠飛輪課初體驗

昨天去健身工廠上E-Cycle間歇循環,這是一堂飛輪課,其實之前根本怕得要死不敢去上,因為遠遠、玟怡都跟我說很可怕,但是昨天上午論文計畫發表完很開心,想說去突破看看,所以還是鼓起勇氣去上了。

大忠老師很年輕,身材超挺、非常結實,戴著口罩但是應該蠻帥的吧。因為我存著些許畏懼的心走入教室,刻意選了老師面前的第二台車,主動跟老師說我是第一次上課,所以老師來幫忙我調整飛輪,順便指導使用。


整堂課是50分鐘,但事實上,大概20分鐘時,我就覺得不行了,很想不顧一切走出去,但是因為怕有點丟臉,也對不起老師,所以咬著牙繼續,慢慢的,按老師的教導,發現居然找到要領了。

原本覺得困難的地方在於站著衝刺,後來按照老師說的,重心在兩隻腳上輪流,慢慢嘗試,發現真的並不會太累,然後搭配阻力向下調4格(其實我都只是大概,沒有那麼準確),然後坐回坐墊後再把阻力向上調輕,就這樣搭配老師引導的把手位置、阻力調整、以及雙腿間的重心移轉,眼睛閉起來感受身體上的力量和肌肉,居然進入了奇特的狀態。

雖然頻頻回頭看時鐘,但竟然就這樣上完了50分鐘的課,真的感覺人生成就解鎖耶!而且真的爆汗+肌力都有練到,CP值太高了,我覺得可以再來上...

課後老師關心我第一次上課的體驗,跟我說飛輪是自己跟自己的比賽,最重要是學會依自己的狀況操作調整,不用管其他同學,老師帶的試著跟跟看,跟不上也沒關係。是的,老師說的,也正是我第一次的感想呢!

今天早上下樓時,走樓梯好像變得更輕快了!不知道是不是錯覺..

今天下午還要去解鎖另一個人生成就--勁量槓鈴~~~😆

2022年10月20日 星期四

認識再生能源--小水力

在淨零的大目標下,能源轉型勢在必行,包括太陽能、生質能、地熱能、海洋能、風力、非抽蓄式水力等再生能源的供電占比漸次提升。而台灣的地形高山多,降雨集中,對於發展水力發電可說是寶貴的天然資源。


過往台灣多仰賴裝置容量2萬瓩(KW)以上的大型水力發電機組,在淨零的壓力及技術的提升下,小型或微型水力發電(以下稱小水力)也成為近20年國際技術發展趨勢。原來,小水力的好處是設施占地面積小,但24小時運轉,發電時間為太陽光電的六倍,報導中提到,一個100kW的小水力設施占地僅150平方公尺,發電時間卻相當於占地面積約6000平方公尺、600kW的太陽光電設施。


小水力的發展民眾、社區、環保團體、科技大廠、政府都能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也有助於提升全民對於環保節能的意識,但小水力要克服各地不同的環境條件,而各地區小水力面臨的問題都不同,有落葉、垃圾、藻類、泥沙...等,環保聯盟舉辦的全國小水力競賽,也蠻適合關注環保與喜歡動手的高中生參與,會是很好的學習歷程哦~~推薦給大家!


什麼是小水力發電?

台灣「再生能源發展條例」的規範,規定圳路或既有水利設施,設置未達2萬瓩以下為小水力發電系統。

台電則將1000瓩以下設施稱為迷你型水力發電,100瓩以下的設施稱為微型水力發電。


延伸閱讀

2022年10月15日 星期六

比方便更重要的事

最近大企業陸續有些環保永續的實際作為,不知道大家是覺得造成不便,還是大力支持呢?

愈來愈多國家、企業看到永續、減塑的重要性,家樂福有裸賣的蔬菜水果,還有友善飼養的蛋,711不再免費提供提網,全家也推動改良的包材輕量化政策...,大企業願意從源頭做起,真的效益很大呢!

對於民眾而言,其實是早晚的事,也真的只是習慣的問題,而且晚習慣不如早習慣,延伸閱讀最後一則分享網友提供十大隨手減塑妙招,邀請大家一齊隨手養成好習慣~~

延伸閱讀

2022年10月14日 星期五

你家也有躺在抽屜裡的舊手機嗎?

 #一起學素養 #環境素養 #即知即行的生活素養

摘要

1.WEEE論壇指出,2022年全球小型電子產品垃圾的總重約達2450萬公噸,跟四座大金字塔重量相當。很多電子垃圾被當成一般垃圾進到焚化廠或掩埋場,其中有8%是小型電子產品。

2.「 如果我們不能好好回收這些電子垃圾中的稀有材料,在中國、剛果等國的金屬開採就需要增加。」

3.環保署將全台回收據點從6000處擴增到12000處,並啟動「手機回收月」活動。民眾只要在10月1日至31日前往指定據點回收手機,就可以參加iPhone 14、Acer筆電等抽獎活動,並獲得據點提供的回收優惠。

Just do it!

延伸閱讀

2022年10月11日 星期二

今年歐洲的冬天 舉世關注

現在全世界都在關注今年冬天歐洲的氣候,歐洲能源正面臨供不應求的可能性,英國能源費用飆漲80%,法國更可怕,大盤商採購電價從去年的每度電新台幣2.6元升至今年八月約每度電新台幣30.42元。

會這樣的原因,與烏俄戰爭有關。俄國切斷天然氣供應,使得歐洲能源供給瞬間減少,能源費用大漲影響的是社會最底層的人民,不同於台灣,歐洲的用電高峰在冬季,寒冷的冬天如果沒有錢可以開暖氣,是會冷死人的...。

在能源成本大漲之下,英國、法國、德國、芬蘭各自面對不同的電力供應和氣候狀況,有國家卯足勁促使民眾節能,也有國家推能源救助方案,對於今年冬天可說都嚴陣以待...。 

一則新聞可以看到地理、經濟、政治、民生等種種課題,這則新聞很適合和高中的孩子分享,或許也能讓他們對能源問題及國際局勢更有感,未來有機會進一步思考台灣面對的問題。 


2022年10月8日 星期六

人生不能沒故事

最近讓兩個孩子每天看老王的有所知zhi影片學作文,有一集老王講到故事中的"轉折"很重要,國慶連假,哥哥跟我討論,想要為自己的自傳準備幾個故事...。

以他想寫的環境達人競賽為例,他想寫他為之付出的努力,到最後獲獎的過程,卻發現好像缺乏轉折...

我跟他說,對呀!萬一在作文中一一列舉自己做了哪些準備,然後最後過關斬將,這樣就變成流水帳了,說不定老師看了,還會想要給他一些轉折呢...😂

但是會變成這樣,通常不是沒有轉折,而是缺乏發現轉折的眼睛...

像是幾次幸運答對,或者是雖然答錯但是因為其他人的爭取下也算通過,就是很棒的轉折,重點在於從這樣的經驗中獲得了什麼意義,像是"得獎的人不一定很厲害,被刷下來的人也不一定很差",延伸到得獎時不用得意,沒得獎時也不用失志,再針對當時幸運通過的驚險做五感的描述,以及針對體驗到的意義做事前事後強化對比性的描述。

也教他們用"故事"的角度看待人生的歷程,像是昨天聽一個podcast,主持人說自己大學時媽媽因為投資失利跑路,然後就失聯了,他靠借保單貸款度日,參加了一個搏擊比賽第一次就拿了冠軍,結果再次參加時居然第一場比賽就被刷下來,他深自檢討自己的自滿與大意...;今早看到有個報導分享建中的孩子因家庭因素要幫忙媽媽收大樓的垃圾,很怕被同學發現...,人生中精彩的故事,當下常是令人痛苦與難堪的,但如果能用累積自己故事的角度來看待,找到其中的正面意義與價值,是否能為自己的生命找到一些出口與勇氣呢?

再次感謝老王老師做的影片,兩個孩子也非常肯定,系列影片真的是用來引導孩子學習表達的極佳教材呢!

標題借用吳淡如podcast節目的名稱,雖然我沒聽過內容,但覺得標題真的很有啟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