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0日 星期四

認識再生能源--小水力

在淨零的大目標下,能源轉型勢在必行,包括太陽能、生質能、地熱能、海洋能、風力、非抽蓄式水力等再生能源的供電占比漸次提升。而台灣的地形高山多,降雨集中,對於發展水力發電可說是寶貴的天然資源。


過往台灣多仰賴裝置容量2萬瓩(KW)以上的大型水力發電機組,在淨零的壓力及技術的提升下,小型或微型水力發電(以下稱小水力)也成為近20年國際技術發展趨勢。原來,小水力的好處是設施占地面積小,但24小時運轉,發電時間為太陽光電的六倍,報導中提到,一個100kW的小水力設施占地僅150平方公尺,發電時間卻相當於占地面積約6000平方公尺、600kW的太陽光電設施。


小水力的發展民眾、社區、環保團體、科技大廠、政府都能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也有助於提升全民對於環保節能的意識,但小水力要克服各地不同的環境條件,而各地區小水力面臨的問題都不同,有落葉、垃圾、藻類、泥沙...等,環保聯盟舉辦的全國小水力競賽,也蠻適合關注環保與喜歡動手的高中生參與,會是很好的學習歷程哦~~推薦給大家!


什麼是小水力發電?

台灣「再生能源發展條例」的規範,規定圳路或既有水利設施,設置未達2萬瓩以下為小水力發電系統。

台電則將1000瓩以下設施稱為迷你型水力發電,100瓩以下的設施稱為微型水力發電。


延伸閱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