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7日 星期一

緊密交織的存在價值

今天金師傅幫會長動更換人工心臟的大手術,順利完成的那一刻,每個醫生的心裡都很澎湃吧!如果會長當時是醒的,他們應該都很想跟會長大擁抱以表達感謝之意吧!謝謝會長信任金師傅,謝謝會長給他們動手術學習的機會......

想想真是有趣,人與人之間的價值,真是緊密交織。以社會價值來看,醫生、律師、法官、老師都很有價值,但是,如果沒有病人,醫生又如何有存在價值?如果沒有犯人,律師和法官又如何有存在價值?如果沒有學生,老師又如何有存在價值?如果沒有我們,蘋果、台積電、中華電信又如何有存在價值?而像我參加華山基金會的志工,有機會學習訪視長輩,關懷長輩,如果沒有華山基金會,沒有這些爺爺、奶奶,我們有怎麼有機會學習並從中獲得意義感呢?

這就是阿德勒心理學中,"存在價值"的意思吧~~~終於更明確的理解了!(感動@@)

然而,今天朋友提到,她鄰居家有個妹妹,大學畢業二年了,還在打一個小時150元的工,而且一天只工作4小時,但多的時間寧願用來睡覺、上網,居然不會再去學些技能以換更好的工作,一個月賺一萬多塊,竟覺得夠用就好了;而她的男朋友更誇張,每天在家打線上遊戲...。她不明白為什麼年輕人會這樣,她覺得妹妹好像缺少"勇氣",但是她很想幫妹妹振作起來。

這是特殊現象嗎?我倒覺得這現象非常普遍啊~~~~~~。我問她,你會做你覺得不可能會成功的事嗎?有的人,即使有1%的成功機會,也會想拼拼看,但是,如果你覺得自己的成功機會是0%呢?

許多孩子,甚至是許多大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是什麼啊~~,以為自己只是自己身上貼的,一張又一張的貼紙,在學校時,有學生這張貼紙,有孩子這張貼紙,有學校這張貼紙,去上班以後,學校的貼紙,換成了公司名、職位、年薪、月薪之類的,那如果身上沒有貼紙,或者是身上貼的貼紙他想遮起來的時候,他知道自己是什麼嗎?

對的,他會誤以為自己沒有價值......。

以為自己沒有價值的時候,以為自己成功率等於0%的時候,他還會有勇氣追求任何事物嗎?

孩子啊~~要看到自己願意做的,每個小小的努力啊!要看到我們內心發出的每個善念,要看到我們的每一個嘗試,要看到我們已經做到的事啊!不要只會看到最終的那個貼紙,好嗎?看到自己的不容易,看到自己的價值,認知到自己是如此重要,如此獨一無二的存在,才會有勇氣向前走啊~~~

不要再給自己、給孩子貼貼紙,幫助自己、也幫助孩子看到自己的存在價值,好嗎?我們每個人的人生,都在世上與其他人緊密交織在一起,重點不是在取得何種貼紙,而是真真切切,好好面對每個當下、每個任務、每個人啊~~~~~~

這一生,你為何而來?

希望大家都能找到,比貼紙更重要的東西~~~

2020年4月21日 星期二

世界地球日 說到做到愛地球

今天是世界地球日,而且是第50週年!真是個了不起的日子!看看這50年來我們做了什麼?雖然可能不如疫情幾天的發功(汗顏),但是,大家一起行動起來,相信老天會收回這個疫情的! 今天,老師給了一個任務,要我們為保護地球做一件創新的事情。我實在很沒創意,一時三刻想不到什麼創新的做法!但是想說跟大家分享我曾做過又覺得比較有效益的事,或者有想到的方式,希望能拋磚引玉讓大家都能找到長期能夠身體力行的路~ 1.素食&分享素食資訊,追蹤幾個素食社群,持之以恆的分享相關資訊,慢慢讓我的臉書好友對素食這回事有概念~ 2.在種子社群分享種子,條件是當天吃素並且拍照上傳到社群~(效益比較短暫,但認識了一些吃素又玩種子的朋友,也看到很多素食的做法) 3.每天早餐時間讀一則環境相關的新聞給孩子聽,從生物多樣性、外來種、風力發電到植物、動物、環境的國內外相關新聞及研究,孩子要成為地球公民,必須對這些先有概念。 4.我還想帶孩子去淨灘(雖然我老公興趣缺缺~"~),不過前幾天看到新聞說「淨灘」應避免最近的水鳥繁殖季,所以等繁殖季過後我會再安排,也跟大家分享這一項愛地球的做法! 其中特別推薦第3種,特別是對有孩子的家長來說!因為我後來發現之前歷屆的國高中時事題,我居然都有讀給他們聽過@@ 也邀請大家思考或分享看看有什麼做法或管道,希望大家都能寫下自己愛地球的行動宣言,向"置身事(世)外"的慣性說NO!... 最後就是,希望大家都能說到做到愛地球,你的一小步,是你靈魂的一大步!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ummhJurHe4

2020年4月19日 星期日

數位時代成人教學研究 第三章心得與討論

近兩週的教育心理學,剛好上到Erickson的社會心理發展論,以及皮亞傑的認知發展論,而數位課本第三章則更進一步介紹了皮里提出個體邁向成年期,在認知發展上的質性轉化,正好可用以對照個人在成長過程中所覺察到自己思維的轉變,十分有趣。

上週的教育社會學,也剛好上到在文化上提升教育公平性的歷程及思維,其中,青少年次文化理論從世代解釋論到結構解釋論,1990年代晚期再出現後次文化理論的歷程,也正如數位課本第三章中提到,學術界對於成年學習者的研究,從著重兒童與成人學習特性的差異,演變到後來概括了文化和社會脈絡的角度。

針對本次的課堂作業,我想就後面附錄的第1題做回應。

Q.請觀察您所認識的兒童或青少年學生,對照成人學者(譬如:空中大學的同學),是否有明顯的學習特性之差異?請舉例說明。並以您所觀察到的現象,討論有關成人學習者特性的論點。

A.先不比較別人,回想我國中、高中到大學的學習,和43歲有機會回到學校念研究所,學習特性就有相當大的差異。回顧我國中、高中到大學的學習,參照Erickson的社會心理發展論,我的心理上應該一直都算是發展障礙的吧,甚至我會懷疑,有幾個人是發展順利的?

回想國中、高中的我,被升學主義壓著,以為社會就是充滿功利的,念貴族學校的我,以為考上資優班就是很厲害,但內心卻充滿對自己的問號,怕別人看到真實的我,其實是那麼不OK。百般不願的讀書,補習時心裡想的是回家看連續劇,成績,自然也不上不下,生活缺乏目的及方向,時而感到徬徨迷失,正是發展障礙者的特徵。

到了大學,心想要離家愈遠愈好,家住高雄的我選擇台北的學校,在校時也沒有用心於課業上,以為大學就是由你玩四年,課也是要上不上的,有去一定坐最後面,考前才臨時抱佛腳,平常則忙著打工、逛街、玩股票......,參照Erickson的社會心理發展論來看,與社會疏離,時而感到孤寂,也是發展障礙者的特徵。

就這樣一直缺少生活意義,還好到了40歲,因為某些因素,我的生命開始改變了,參照Erickson的社會心理發展論來看,可以說是終於像是發展順利了。43歲時幸運考上研究所,才開始真的像念書的樣子,課前預習,課後複習,時而將所學與生活應證,上課時不管其他人坐哪裡,我都儘量往前坐,有學習機會也敢勇敢爭取。

然而,這和生理上的年齡,有絕對關係嗎?看看身邊的人,即使五十歲、六十歲...,許多還是持續不關心別人的生活與社會,缺少生活意義...。近年來慢慢去了解自己當初會缺乏意義與目標的原因,在教孩子時避免可能導致如此的狀況發生,我們家的孩子,似乎就發展得蠻順利的。然而,看到孩子的同學,許多卻仍有當年的我的影子。

成人的學習特性,包括自我導向、經驗、以生活為中心的學習取向等,這些我認為或許不一定與生理的年齡有絕對關係,而與時代背景及家庭教養等因素有關。如果父母保護過度、功利主義,讓孩子缺乏生活經驗,也缺乏自我的價值感,當然就無法自我導向,相對的,如果儘量讓他們從生活中感受、體驗、觀察,也看到自我的價值,是不是有可能就會發展得比較順利呢?

妹妹說,她參加FB的讀書會社群,年輕的一代有許多學習的狂熱者。我想,近年來的父母愈來愈開明,職場也興起斜槓風,成長型思維的概念慢慢引起愈來愈多人的關注,我猜測,因為成長階段的社會氛圍不同,或許在現今二十歲、三十歲、四十歲、五十歲的人眼中,學習是具有完全不同面貌,有愈來愈多可以探究的空間。

人生就是不斷的相續

人活在世界上,常常覺得跟自己有關係的,也就只有身邊的親戚朋友而已,不要說每天見面但沒有互動的鄰居了,甚至是連面都見不到的,或者是沒有聲音的其他生靈,當然就更不用在意了...。

這,應該是很多人生存在世上的心態吧?

說起來好像是這樣沒錯,但事實上,如果稍有關注環境卻會發現,包括我們吃的、用的,其實都會影響到我們生活的這個大環境。

像是我們喝飲料的吸管,居然最後會跑到海龜的鼻孔裡,我們裝食物的塑膠袋,居然最後會跑到鯨魚的肚子裡,像是我們選擇肉食,分享美食,造成市場存在甚至擴張,而造成畜牧業不斷發達,造成碳排不斷升高,居然會造成全球暖化、北極冰層瓦解與海平面上升,科學家推測到21世紀末將有數以億計的人會流離失所......

而最近疫情影響讓很多人避免外出,讓各國鎖國,結果是空氣變好了,河流變乾淨了......。

除了行動,言語和文字的力量也不容小覷。給人一句溫暖鼓勵的言語,或許就是激勵他向上拼搏的動力,給人一句苛薄尖酸的批評,或許就在人們無覺知的狀態下,把自己受到的傷害不斷向外傳遞。

我們對孩子的教誨,可能來自某一篇文章,可能來自我們所景仰的某個人,可能來自我們師長、父母親、祖父母,而我們父母親、祖父母立身處事的準則,則又可能來自於他們的師長、父母親、祖父母....,生命就是不斷的相續啊...

所以,誰能自外呢?除了跟自己有關係的,身邊的親戚朋友之外,旁人真的與我們無關嗎?每天見面但沒有互動的鄰居了,甚至是連面都見不到的,或者是沒有聲音的其他生靈,真的與我們無關嗎?

君子慎獨,慎覺知啊~~~~~~

2020年4月18日 星期六

浪漫醫生 金師傅

在教育心理學老師的推薦下,我也開始追韓劇-浪漫醫生 金師傅 了。

有別於之前看過的美劇-良醫墨非,浪漫醫生 金師傅 並沒有那麼多各式疾病的治療過程,許多都是外科手術相關,幾乎每一集都可以看到每個醫生輪番在替病患施以心肺復甦術,然後就是電擊失去心跳的病患,在醫療部份可說比較單調。

然而,浪漫醫生 金師傅 卻走出自己的路--兩難的抉擇,不斷在引導我們釐清心中的價值觀。

我們是受害者嗎?社會就是如此功利?沒有靠山和資源的我們只能選邊站?只能背棄自己的良心,向鬥爭與利益靠攏?久而久之,失落已久的良心也就不見了,對於社會的功利習以為常,甚至不斷追求,進而成為強化這種社會價值的成員之一...

金師傅示現了人如何可以活得心安理得而又走出自己的一片天,也成為曾經迷途的年輕醫生們的人生導師。

這也讓我知道,人會迷失,不是因為社會逼得他們改變,他們只是缺少堅定的價值觀,以及能夠帶領他們認識人生真正價值的人。

我也曾經迷失於所謂的功利社會之中,而引導我找到並逐步體認、堅定我的價值觀,以及帶領我認識人生真正價值的,則正是我們一貫道發一崇德道場。這也正是為什麼我一直覺得自己在求道之後,人生由迷轉悟,一步一步,發生了一連串改變的原因吧...。

所以,原本看完 良醫墨非 之後,看了幾齣其他的影集都看不下去,現在又開始追浪漫醫生 金師傅了。

雖然韓劇真的比較灑狗血,但是戲劇張力很夠,而且節奏很快...。我在想,這齣戲的編劇是不是學心理的呢?

浪漫醫生 金師傅 現在Netflix有播,愛奇藝等網路平台也有(不過廣告很多@@)

2020年4月15日 星期三

能回學校學習真幸福

每個禮拜四到學校上課,都覺得很開心,很有收穫!覺得自己還有機會走回學校,真是種幸福!

像是今天的教育心理學,探討道德兩難的問題,老師用一個又一個的案例、情境、影片讓我們思考,短短2節課的時間,對我既有的價值觀產生了相當大的衝擊!也讓我更加確信了,人生是一連串的選擇,幸福是我們選擇的,不幸也是我們選擇的,所有的一切,都是我們自己選擇的!最重要的就是承擔、面對與決定而已,沒有任何批評、後悔、埋怨與怨恨的必要~

因為這是下修大學部的課,有點好奇身邊的大學生,上完課又有什麼想法呢?像我這個年紀的人在思考這些問題,究竟是早還是晚還是剛剛好呢?早一點會更好嗎?

跟大家分享老師今天上課時讓我們看的故事和影片,一起思考看看吧!
(吳和堂老師很會帶,我今天面對好多兩難啊~~~~~~)
====================

火車鐵軌和小孩
有一群小朋友在兩條鐵軌附近玩耍,一條鐵軌還在使用,一條已經停用;只有一個小朋友選擇在已停用的鐵軌上完,其他的小朋友 都在仍在使用的鐵軌上玩 。這時火車來了,而你正站在鐵軌的切換器旁。讓火車停下來已經不可能了,但你能讓火車轉往停用的鐵軌,這樣的話你就可以救了大多數的小朋友但是,那也意味著那個在已停用鐵軌上玩的孤獨小朋友將被犧牲掉。你該怎麼辦?或者就讓火車開過去嗎(你不採取任何動作)? 讓我們停一下,想想我們會做怎樣的決定。
====================
義大利一個真實的強姦犯的幕後故事
https://ibook.idv.tw/enews/enews961-990/enews974.html
====================
浪漫醫生金師傅 第8集
https://www.linetv.tw/drama/9053/eps/8

2020年4月14日 星期二

人際間的蝴蝶效應

人際間的蝴蝶效應

今天,華山基金會左營站正式喬遷到崇德路上了。巨力搬家早上8點不到就到達了太華街的舊址,一共大陣仗的出動了2台大車和6位同仁幫忙搬家,把舊址清空後,9點就到了新址,10點左右就完成所有物件的定位,旁觀的我們紛紛驚嘆!還好幫忙的是巨力,如果是一般小型的搬家公司,這樣可能要搬上一天吧...。

回想這次華山喬遷的因緣,真的是一連串的因緣匯聚,可以一直往前推到一年前吧......。
=================================

今年年初,我開始到華山基金會左營天使站當志工,不久後得知左營站因為空間不敷使用而有搬遷需求,正在找新的據點。

What a surprise!

沒幾天,我留意到住家附近有店面出租,似乎正是符合站長描述的需求--左營區+雙店面+透明玻璃門+可停車,而且要屋主自租不能透過仲介(因為公益機構,報帳沒有仲介費的項目可以申請),於是我拍照給站長聯繫。

當時,知道他們已經有幾個地點在考慮,但想不到,不久後就聽說他們長官從北部下來看過口袋名單後,就決定搬到我轉介的這個地點。

Is it possible?

接下來的任務,就是要找搬家公司了,不過公益團體的運作經費基本上來自捐款,因此還是不能申請搬家費用,所以,又要看有沒有願意做公益的搬家公司了。

我心裡嘟噥著:有可能嗎?

但想起大約近一年前,幫出版社採訪過巨力搬家公司帥氣的許總,當時,就對他的真性情,以及許多決策背後的思維留下深刻的印象,對於他打拚奮鬥的過程也非常感動,所以,這次我也立馬想到巨力搬家,於是發了LINE給許總,詢問是否能夠協助。

How lucky I am!

許總是個十分尊重下屬的老闆,他內部詢問當天內部的人車安排,很快就給了肯定的答覆,並且派員前往估算人車的需求,訂好了搬運的時程。大概一週前,靠近了搬遷的時間,我到天使站辦公室,已經看到堆了許多巨力搬家提供的堅固紙箱了。

我一直認為,做好事一定要高調,才能建立更多善的循環,為了感謝巨力搬家的愛心支援,我建議雙方的臉書互連,也幫他們寫了新聞稿,商請之前報社同事的協助刊登,希望好事能讓更多人知道,同時也建議華山基金會和巨力搬家都能積極聯繫媒體協助曝光。

也希望雙方的合作只是序幕,未來能衍伸出更多的合作,幫助用心的基金會發揮其扶助弱勢的社會功能,也能幫助用心經營的企業多多曝光,讓更多人認識他們,讓他們能更加茁壯。

It's my promise!

所以,當我感謝許總的幫忙時,許總回覆我,他只是盡一己之力,還是要第一線的同仁幫忙才能促成;而我回覆他:感謝大家的幫忙,而我,也會盡一已之力的!

這對我來說,是一個對雙方的承諾。

What's the secret of happiness?

其實仔細想想,這過程中我做了什麼?也沒什麼啊,就是看到店面出租廣告時拍個照給站長,然後LINE給巨力許總問問看幫忙搬家的可行性,還有搬家的時候幫忙拍照做記錄寫側記和新聞稿,再請同事幫忙刊登一下,都是很小的事...。

但這一連串不在預期之內的順利,你要說不是冥冥中的天意嗎?

這好像正印證了「人有善願,天必從之」這句話,華山基金會的創辦人有著大願,因此老天默默在護持,吸引了我們這些能略盡棉薄之力的人們。也讓我深深感受到--「幸福是付出後的喜悅」這句話。原來,只要我們願意多做一點"舉手之勞",生命中到處都是天賜的,獲得幸福的機會。

在這裡也分享巨力搬家許總的故事,他的故事十分有趣且勵志,希望大家都能認識這位翻轉搬家業的產業領航者。
https://www.movehome.com.tw/archives/9352

巨力搬家全省連鎖經營,絕對是"想要確保搬家品質",甚至"想要享受搬家過程"的朋友們的唯一指名!

華山基金會左營天使站搬到左營區崇德路,歡迎舊雨新知一起響應捐物資、當志工,小六以上的孩子也可以幫忙募發票、訪視長輩(家長陪同),或者發揮一些各自的專長(例如邀請同學一起來當志工),時間彈性,服務範圍任選,而且有志工時數的哦^__^

2020年4月12日 星期日

原來一切都是過程

上教育心理學時,老師問大家,在國小、國中階段,到底是能力分班好?還是常態編班好?

這是我一直關注的議題,於是我舉手回答:我認為,適度的能力分班是好的,但那是因為被師資的能力和人數所限制,如果班級中有按現有教學方式以致學習能力較有限制的孩子,可能會照顧不來,也無法好好教學,否則,孩子到學校,該學的東西絕對不只是課本上的知識,甚至可以說,課本上的知識只是一小部份,更重要的反而是與師長、同學間的互動和互相尊重,但是能力分班則會給孩子貼上莫需有的標籤,影響到孩子的思維和心態,也影響到和同學間的彑動和互相尊重。

老師說,正是因為我所說的原因,教育界發現能力分班的負作用太大,所以教育部現在已經全面禁止國小、國中階段的能力分班,甚至如果有相關的做法,會嚴重要要取消該縣市的教育補助款(上億的金額),因此,當年的能力分班,已演變成現今的跑班模式。

晚上跟妹妹討論到這個議題,妹妹說,我們總覺得應該如何如何,以致於會有新的做法,但會不會又有新的做法來推翻前面的做法呢?

入學這一個月以來,上了教育社會學、教育心理學,書中說明了一個又一個的學說和制度演變背後的原因和思維,我也了然於心了。對於教育的演變,我們每個人都只經歷過片段而非整個過程,所以總不知道其原由始末,但是看到教科書裡的說明,了解到一切都只是過程,而且,終將都是愈來愈好的過程。

就像,雖然我一直很詬病在我求學階段中,曾讓年幼無知的我自以為了不起的能力分班模式,但是,正因為自己走過了,知道問題所在,所以能據以去引導孩子,不被這種定型思維所限制,而真切的面對自己,完善自己。

原來,學術界在做的也是相同的事,研究每一種做法的影響,然後提出更佳的做法。現今跑班模式的資優班是好的嗎?雖然我不以為然,但在時間的洪流中,也只是個過程而已...更重要的或許是,不管外在環境如何,都能看清一切都只是過程,不隨之起舞,而弄懂真正重要的,唯有真切的面對自己,完善自己。

所以,現在的制度好嗎?不重要!唯一重要的是,我們如何更完善自己。不是分班、不是分數、不是第幾志願的學校、不是在哪間公司上班、不是做什麼工作,而是我們如何能甘心的承擔,真切的面對,並且永不放棄讓自己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