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的教育社會學,也剛好上到在文化上提升教育公平性的歷程及思維,其中,青少年次文化理論從世代解釋論到結構解釋論,1990年代晚期再出現後次文化理論的歷程,也正如數位課本第三章中提到,學術界對於成年學習者的研究,從著重兒童與成人學習特性的差異,演變到後來概括了文化和社會脈絡的角度。
針對本次的課堂作業,我想就後面附錄的第1題做回應。
Q.請觀察您所認識的兒童或青少年學生,對照成人學者(譬如:空中大學的同學),是否有明顯的學習特性之差異?請舉例說明。並以您所觀察到的現象,討論有關成人學習者特性的論點。
A.先不比較別人,回想我國中、高中到大學的學習,和43歲有機會回到學校念研究所,學習特性就有相當大的差異。回顧我國中、高中到大學的學習,參照Erickson的社會心理發展論,我的心理上應該一直都算是發展障礙的吧,甚至我會懷疑,有幾個人是發展順利的?
回想國中、高中的我,被升學主義壓著,以為社會就是充滿功利的,念貴族學校的我,以為考上資優班就是很厲害,但內心卻充滿對自己的問號,怕別人看到真實的我,其實是那麼不OK。百般不願的讀書,補習時心裡想的是回家看連續劇,成績,自然也不上不下,生活缺乏目的及方向,時而感到徬徨迷失,正是發展障礙者的特徵。
到了大學,心想要離家愈遠愈好,家住高雄的我選擇台北的學校,在校時也沒有用心於課業上,以為大學就是由你玩四年,課也是要上不上的,有去一定坐最後面,考前才臨時抱佛腳,平常則忙著打工、逛街、玩股票......,參照Erickson的社會心理發展論來看,與社會疏離,時而感到孤寂,也是發展障礙者的特徵。
就這樣一直缺少生活意義,還好到了40歲,因為某些因素,我的生命開始改變了,參照Erickson的社會心理發展論來看,可以說是終於像是發展順利了。43歲時幸運考上研究所,才開始真的像念書的樣子,課前預習,課後複習,時而將所學與生活應證,上課時不管其他人坐哪裡,我都儘量往前坐,有學習機會也敢勇敢爭取。
然而,這和生理上的年齡,有絕對關係嗎?看看身邊的人,即使五十歲、六十歲...,許多還是持續不關心別人的生活與社會,缺少生活意義...。近年來慢慢去了解自己當初會缺乏意義與目標的原因,在教孩子時避免可能導致如此的狀況發生,我們家的孩子,似乎就發展得蠻順利的。然而,看到孩子的同學,許多卻仍有當年的我的影子。
成人的學習特性,包括自我導向、經驗、以生活為中心的學習取向等,這些我認為或許不一定與生理的年齡有絕對關係,而與時代背景及家庭教養等因素有關。如果父母保護過度、功利主義,讓孩子缺乏生活經驗,也缺乏自我的價值感,當然就無法自我導向,相對的,如果儘量讓他們從生活中感受、體驗、觀察,也看到自我的價值,是不是有可能就會發展得比較順利呢?
妹妹說,她參加FB的讀書會社群,年輕的一代有許多學習的狂熱者。我想,近年來的父母愈來愈開明,職場也興起斜槓風,成長型思維的概念慢慢引起愈來愈多人的關注,我猜測,因為成長階段的社會氛圍不同,或許在現今二十歲、三十歲、四十歲、五十歲的人眼中,學習是具有完全不同面貌,有愈來愈多可以探究的空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