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4日 星期二

用故事與經驗陪伴 尊重孩子體驗生命的機會

最近看的書裡面,我很喜歡其中的2本書,一本是小倉廣的「人生並不複雜,複雜的是你」,另一本是讓宮崎駿想要再復出拍片的「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這兩本書讓我很喜歡的原因,是因為用「故事」的型式,將我們帶入書中主角的情境,感受和學習到書中主角於人生中所學習到的課題。

試圖寫下書摘,卻發現記下的只是書中想告訴我們的人生寓意,不是故事本身。然而,卻是故事本身,才能讓我將書中想陳述的寓意刻劃在心裡,運用於生活。也就是說,我寫下的書摘,可能對大多數人來說,是冰冷刻板的,走馬看花的。

這也是溝通的誤區吧...,就好像做父母的,總是想跟孩子分享一些大道理,但對孩子來說,會不會是冰冷而刻板的呢?

說故事 不要說道理

所以,想要分享大道理,不管是親身經歷或聽說的、書上看到的...,如果能用說故事的模式,效果會不會比較好呢?

然而,跟聽故事相較,自己親身的經歷,是不是又會更深刻些?

尊重孩子體驗生命的機會


我們總忍不住想要把內心的想法注入孩子的大腦裡,希望他們自此就懂得孝順、友愛、分享、合群、禮貌、用功、友情,甚至找到人生的方向......

但是像我們這個年紀的大人,在父母的敦敦教誨下,自己都己經懂得孝順、友愛、分享、合群、禮貌、用功、友情,甚至找到人生的方向了嗎?

回憶一下,如果我們曾經懂得孝順、友愛、分享、合群、禮貌、用功、友情,或者是找到人生的方向,關鍵點是不是都是因為某些親身經歷的體驗?某些豁然開朗的機會點?

所以,不要太保護孩子,不要因為太匆忙而限制他獲取經驗的機會,把容忍度加寬一點,給予的時間再多一點;陪著他一起觀察社會百態,不要急著選擇加入;只要陪在孩子身旁,一些討論,一些引導,讓他學習站在他人的立場思考,不要陷入自己的執著;最重要的是,跟他一起摸索、學習和成長,還有,當他陷入情緒時,會願意跟你分享。

孝順、友愛、分享、合群、禮貌、用功、友情、找到人生的方向,這些原本都是人生的課題,並不是因為父母、學校或社會告訴我們它們很重要,我們就必須或者能夠了解,能夠做到,而是在人生中與它相遇時,能夠因為某些機緣而了解了、感動了、全心臣服了,它們才真正會成為我們的一部份。

不管懂得其中任何一個,當下給自己帶來的,都會是滿滿的感動,但是,如果時間還沒到,以致於還不懂,又有什麼關係呢?只要不要放棄探索的興趣,沒有壞了學習的胃口,沒有故意為反對而反對,故意反其道而行,都沒有關係!因為或許廿歲、卅歲、四十歲、五十歲、六十歲、七十歲甚至是八十歲、九十歲,在人生這條路上,都只是「還沒」而已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