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去上新一季飛輪課第二堂--E-Cycle耐力循環,老師是Mango。記得上一季的飛輪初體驗,第二堂也是E-Cycle耐力循環,不過其實我覺得課名真的不是重點,因為音樂有時老師會自選,只是課程的設計上會採用的動作和頻率會依耐力、肌力、間歇等目的而有不同而已,而且真的要上很多堂,對課程型式熟悉了,才能真的感受到設計上的差異。
今天朋友也來飛輪初體驗,我是感覺她比我第一次上課的狀況好得多,上完課她很疑惑地問我,這種課會有趣哦?呵呵,我一時愣住了。其實如果問我喜歡上的課,飛輪一直不在一般的名單中,它是自成系統的,我可以說我喜歡哪一位老師帶的飛輪,也可以說我喜歡飛輪的哪裡,但是真的沒辦法說上飛輪像上戰鬥有氧或超能55一樣好開心好好玩...。
因為飛輪帶來的體驗和其他課程完全不一樣,沒有什麼有趣,只有一次又一次抓到自己調整後的細微感受,以及不斷的自我突破,和有感的體能升級,舒適圈擴大,還有不知為何在前兩次就瘦1公斤而已。雖然後來就沒有這麼明顯的感受了,但是從流汗量來說,我想代謝提升的功能仍是傲視其他課程的。
今天還有一些狀況,就是我的17號飛輪車阻力終於維修完畢了,我很開心地坐上它,結果想不到居然還蠻惡夢的,因為阻力比以前重好多,以前調到12左右感受到的阻力,今天居然大概調到5就有同樣的感受...,而且每次站姿就卡卡的,課後請老師和維修人員看,才知道有個軸心也磨損,上次就該換卻沒有換到。
總之,今天17號飛輪跟我又變陌生人了,原來維修會有這麼大的影響啊,也讓我了解到每台車的阻力真的會有超級大的差異,所以別人阻力調得輕,不代表真的踩起來輕,只是調到阻力的相對位置而已,要看踩的速度才能判斷阻力有沒有調好,所以老師說他都會看每個人踩踏的速度,有沒有踩在節拍上,來判斷有沒有調到對的阻力。
今天的 Mango老師人很Nice,說明算中規中矩,也算有切中要點,不過如果多一點細微的動作說明,也再加一點氣氛的帶動會更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