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8課綱初上路時,花了許多心思去了解,後來在高師大學習,也問了幾位教授,讀了幾篇相關的研究,才終於了解"素養"的爭議由來,以及如何真能養成"素養"。
先從考試的角度切入,很多同學會很納悶,為什麼所謂的素養導向的考題,看起來所有科目都像在考語文、考閱讀,而且數學、社會、地理、歷史...的概念常常混合出現在題目中。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素養原本就是跨領域的。
國文素養、英文素養、自然素養、社會素養......認真來說沒這種東西...,只有英文科的素養教學、自然科的素養教學......。素養的目的,是讓孩子認識自己、認識社會、認識人與人間的關係、認識和世界的關係,知道學和用之間的關聯,不只"認知"接收到了,也能連結到行為,而不是知道不能亂丟垃圾卻偷偷丟,這就是素養導向教學的目的。
素養會搞得那麼複雜,這要細說從頭是說不清的,大致來說就是醫學、教育、成人教育、傳播、環境...每個研究領域對素養的認知不同、用字不同,再加上沒辦法互相溝通,最後就是弄出108課綱,中文說是素養導向,英文卻用competency這個能力導向的字眼,然後造成大家都黑人問號,所以開很多說明會。雖然很多人還是一知半解,但是,反而成功引起大家的討論和注意。
但那些都算暫時過去了,我們只要掌握一個原則,素養就是希望能讓學習者"知行合一",而且不只能適應快速變遷的社會,更能有隨著時代腳步不斷自主學習、自我實現的能力。
當然,這不容易,甚至許多父母一代都沒能做到,因為在傳統填鴨教育、權威體制下,很多事知道但是就是很抗拒去做,也有很多人離開學校就再也不想學習了,凡事都打安全牌不願意突破舒適圈...。其實這真的不能怪我們,但是,也真的不要再複製下去比較好。
所以,在看素養導向教學時,不要再分科目來看,而是要看到它的:
1.願景:養成終身學習者;
2.基本理念:自發(自主行動)、互動(溝通互動)、共好(社會參與),
3.然後再推到每個面向在生活情境中所要培養的能力,
4.然後再於國文、英文、數學...每個科目的教學目標中納入這些能力的培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