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跟大姐越洋聊天,談到教育的議題,我說,我們成長過程太重視天份的元素,很多學科學不好,常常是因為別人告訴我們自己可能不擅長這個,像是數學,國小階段學習速度很快,到了國中突然減緩,就覺得自己數學能力不好,再加上旁邊會有女生不擅長數學的聲音,就以為自己只能這樣了,而沒有思考到諸如自己學習策略及付出時間的問題。或許國小時學會一課是1小時,國中時就是要跳升到3小時,但是我們常在1.5小時時就放棄了...。
大姐分享Daniel在大學的學習,她說,Daniel在學校上電機相關課程時,一開始會由教授針對上千名學生講授,然後會由助教分組再做進一步的講授,並透過分組實作再進一步了解,然後會做回家作業,最後才是測驗,一門課程透過多個步驟、多個角度的認識與學習,常常是在自己做作業時才真正有所貫通。
而在過程中,孩子們理所當然會不斷提問,學習也是成長型思維自然而然的建立過程,不像台灣的氛圍,會覺得提問就意謂自己能力上有所不足...。
聽了之後感覺到原來差異在於對知識和個體的尊重,一個知識是有多元面向,可以從多元角度認識、學習,再加上每個人的背景知識程度及角度也不一樣,所以美國將課程融入這樣標準的訓練模式,可以訓練出會看到事物多元面向的人,相較之下台灣則太過線性思維,好像從A到B只有一條路,然後這條路我們無法理解或卡住時,就被判定或暗示是我們能力不足。
所以台積電會成功,或許是正好符合台灣生產的人才--很多會念書、高級但線性思維的人才,用了人海戰術,無數的線性補全了面的不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