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維人生三境界與柏拉圖洞穴理論,是韓老師哲史課第二堂課的指定閱讀。
王國維的人間詞話有云:「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界也。
這三個境界,第一個像是在一旁看著,第二個境界,參與了,卻像汪洋中的一條船,擔驚受怕,載浮載沈
讓我想到自己為人父母走過的三個境界:在當了媽媽以後,一開始,看著社會上的種種亂象,對孩子不敢多想,只希望他平安長大,不要變壞就好;後來,在崇義聽讀經講座,認識了人生還能有另一種境界,就是:為天地立心 為生民立命 為往聖繼絕學 為萬世開太平,這時的我熱血澎湃,覺得這樣才是生命,因此希望孩子也能走上這一條路;開始在道場學習之後,對孩子的期待,轉變為對自己的期待,而原本對孩子的期待,則轉變為對孩子的相信與祝福,相信一切都會是最好的安排,祝福他能完成此生的任務。
那個只希望孩子能平安長大,不要變壞就好的想法,雖然只是在短短幾年前,卻恍如隔世。這也是生命中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又是山的歷程,而造成改變的,是一種逐漸揚升的視角,由仰視到平視,再到俯視...。
我想,一開始那迷茫無助的情緒,讓我將記憶留存至今,是為了成為我有在成長的證明吧...。
至於"洞穴理論",是柏拉圖在《理想國》中通過蘇格拉底和格勞孔的對話而講述的一個著名寓言。想想很驚人,在西元前四世紀,哲學家就看懂了多數人活在虛假的經驗世界之中。
認識真實的生命是如此不容易,想把別人帶出去更是困難,這個寓言描寫得十分細緻。但我又不禁思考,我們如何能夠清楚知道自己是在洞穴之內還是之外,或者如何確認不是洞穴外還有洞穴呢?想把別人帶出去好像是本能,但真的是必要的嗎?又該用何種手段呢?目的是把別人帶出去,還是從帶領別人中發現自己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