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22日 星期五

關於轉化學習的思考

余老師分享:

依據Mezirow轉化學習有一些特點,也給大家看一下:         

1.經驗到兩難困境。

2. 進行自我檢驗。

3. 針對已内化的角色之假設進行批判的評估(感受到與期望之疏離)。

4. 將自己的不滿與有類似經驗的他人或公共議題發生關聯。

5. 為新的行動方式尋找可能的選擇。

6. 建立新角色的勝任能力與自信。

7. 計畫一個行動方針。

8. 獲取實現個人方案所需的技能與知識。

9. 暫時努力嘗試新角色並予以評估。

10. 根據新觀點所要求的條件重新融入社會社群。 


而設計兩難情境、角色扮演、辯論、實境/實作模擬、閱讀討論、結交朋友、......很多方法喔!有時候我們去到一個文化反差很大的地方,也可能有轉化學習喔。

至於轉化學習的成效,當事人的言語、行為、態度、認知.....都可以看得出來或自己感受得到。或有時候生命挫折或重大事件(如結婚、生子、死亡、從政、升學......)也會促成轉化學習不是嗎?

不過通常一定是有困難和阻礙的經驗,有很大的觀點轉變,比較是轉化學習。有很多主觀自評的測量工具/問卷,可以上網去查。

美華回饋:轉化學習很需要自覺與主動的意願,教學者比較偏向促進與支持。這是我個人經驗。

余老師說,是這樣的!有的人活了一輩子也沒有什麼明顯的轉化!

美華回饋:的確,我身邊就有這類人,一輩子停在受害者的情境中,不願意、不明白、不知道要尋回自己的生命力。

美華的意思是,當主動想要發現困難和阻礙正面積極的意義,就能發現,但是想要當被害者,面對困難和阻礙也只會抱怨,所以要看人~對嗎?


我是想說教學者有沒有可能設下困難和阻礙讓教學者透過從中"體驗"而學習~對於沒有自覺的人,有可能嗎?


或者一開始應該先引導沒有自覺的人也能朝向自我覺察的方向~


綜上所述,就是設計以自我覺察和成長為目標的學習,在途中規劃困難和阻礙,最後再反思所學 ,這樣的流程~


會不會很像繞口令?我是在思索促進轉化學習的教學元素與流程~


那問題又來了,轉化學習屬於成人學習理論,是 base on既有的能力和經驗,對嗎?


但對所知有限的孩子或其他學習者來說,我們也可以試著同步擴展他們的經驗,對嗎?


應用在家庭中,則是以自我覺察和成長為目標,而困難和阻礙日常就有,但家庭則要營造溫暖和支持的氛圍,並且時常一同反思生活中的困難和阻礙帶給我們的學習和成長~

先謝謝老師容忍我不專業的疑問和推測~(moon oops)

問題很多,因為我覺得如果能透過設計讓學員從不愉快的感覺中獲得成長,真是門藝術~~~


轉化學習好文

https://www.zz-news.com/com/chengrenjiaoyu/news/itemid-1408480.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